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  • 分享
  • 举报
  • 2019-3-22 20:02 发布     
  • 浏览 924 次
  • 下载 0 次
《牧神午后》:印象主义音乐与象征主义诗歌的关联

《牧神午后》:印象主义音乐与象征主义诗歌的关联

6.9
  • 大小: 9.24 MB
    价格: 1 元
    更新时间: 2019-03-22
下载按钮下方广告位

资源简介

本文是对《牧神午后》音乐与诗歌关联的探讨。作为各自领域的代表人物,《牧神午后》的创作奠定了德彪西与马拉美风格的成熟。而在西方音乐发展进程中,如印象主义音乐这般从姊妹艺术借用的名称绝非随意而为,是共同的时代环境与人文背景下,各艺术门类的创作呈现出相似风格趋向的反映。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研究,对进一步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和美学内涵,及其与象征主义文学间的联系,都是有帮助的。全文从对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综述开始。接着,作为研究铺垫,简述了象征主义文学的概况,梳理了德彪西与象征主义文学家及马拉美的书信往来。进而,通过分析诗歌与音乐的主要内容及叙事过程,从整体上对两者作了对比,提出:音乐与诗歌的情绪进程一致,都是恍惚—炽热—失落的过程,都采用了反高潮的结构设置。然后,通过对马拉美与德彪西的创作特征的分析,寻求两者在写作技巧、创作思维及美学观念上的关联,认为诗歌与乐曲都体现了非线性化的叙事特点,尤其突出的是,德彪西将不协和的三全音音程运用于旋律、和声、低音进行、调布局等多个维度,其目的是要瓦解自古典主义时期建立的稳定的调性感,造成一种游移、飘荡、变形的感觉。在从理性的表达转向对非理性世界探讨的过渡时期,德彪西与马拉美都实现了叙事方式的转变,音乐与文学开始摆脱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与再现,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客观事物真实的形体及其情理和运动过程,而是人的内心对外在事物的真实感受。
【学位授予单位】:中央音乐学院
【学位级别】:硕士
【学位授予年份】:2018
简介下方广告位
资源截图
热门排行

更多>>